农历新年将至,中国人传统习俗中,自古以来有着「无酒不成席,有酒才是年」的传统。亲友共聚总是少不免把酒言欢,而在团年饭上酒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过量饮酒会危害健康。
有足够科学证据显示,酒精与多种身体疾病息息相关。在香港,饮酒问题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卫生署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进行的人口健康调查发现,十五岁或以上的受访香港市民中,逾一成半人在受访前十二个月内间中饮酒(即每月饮酒日数为三日或以下),另外有百分之八点七人定期饮酒(即一星期至少饮酒一次)。
- 所谓美酒佳肴,酒是中国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一种东西。
为何饮酒增患慢性疾病风险?
酒精含高热量,却没有营养价值,会影响肝脏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影响血糖水平。每克酒精约提供七千卡热量,接近碳水化合物(如糖)或蛋白质所含热量的两倍。因此,不论饮任何类型酒精,都会增加肥胖的机会和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一项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及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不饮酒的男士相比,每日饮一至两杯、三至四杯、五杯或以上酒精饮品(每杯酒含十二克乙醇计)的男士,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约二成、五成及七成半。女士方面,每日饮多过两杯酒,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逾四成。
- 酒害可引致二百多种疾病和损伤,包括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骨枯及癌症等。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酒精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与烟草、电离辐射和石棉等属同一类别,可引致多种癌症。
饮酒越多骨枯机会越大?
骨科专科医生张智诺指,酗酒是造成骨胳缺血性坏死(即骨枯)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会令骨胳内的脂肪组织增加变大,挤压附近的微细血管,影响骨胳的血液供应,最后令骨胳因缺血而坏死。因此,饮酒量越多,骨枯机会越大。
临床上,有机会受影响的关节包括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患者更可同时在多于一个部位出现病变。值得一提的是,长骨末端的远端部位最容易受影响,尤其是软骨面丰富的关节,例如髋关节内的股骨头,更是最常见骨枯的位置。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盆骨上的髋臼组合而成,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负责承重工作,也是站立、步行、活动最重要的关节。当供应骨头的血流不足,骨头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覆盖骨头表面的软骨会开始崩坏,病情继续恶化骨头便会发生塌陷,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张智诺医生提醒,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并无病征,又或病征不明显。一旦出现痛楚,患者很大机会于几个月内发生软骨下塌陷骨折,引致关节退化。若长期饮酒人士,发觉自己髋关节或大腿内侧绷紧及间歇性疼痛,且疼痛会因为行走、负重而加剧,甚至出现「长短脚」等病征,便应尽快求医检查。若不接受适当治疗,患者后期可能会因疼痛导致肌肉痉挛和髋关节变形,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活动受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长期痛症亦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素。
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进行X光检查,评估髋关节的受损及变形程度。有需要时,特别在早期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接受磁力共振扫描,以确定髋关节骨胳及软组织的情况。
- 骨科专科医生张智诺表示,饮酒量越多,骨枯机会越大,股骨骨枯常见于过量饮酒人士。
髋关节骨枯可以毫无病征?
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先接受药物及物理治疗。而减轻体重或使用拐杖走路,亦可有效帮助患者减少髋关节的重力负荷,从而减轻痛楚。若服食消炎止痛药、改变日常生活细节、使用助行器等方法,仍无助减轻患者的髋关节痛及改善其活动能力,医生会视乎患者情况建议其接受植骨、减压手术来增加血液供应防止软骨下塌陷骨折。至于病情严重患者,则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换骹)手术作彻底治疗。手术可以改正长短脚的问题,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纾缓痛楚,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行走功能。
酒精是一种有毒物质,会直接和间接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酒精饮品中的乙醇和它的代谢物乙醛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与烟草、电离辐射和石棉等属同一类别,可引致多种癌症。就引致慢性疾病、骨枯、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而言,饮酒并没有安全饮用水平,贪好杯中物的人士应小心控制酒量,切忌暴饮。

- 晚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须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作彻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