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后染疫「千中无一」-康健国际医疗营运总监-梁国龄

03/06/2021

医生在解释风险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笔者以前在临床工作时,多数是向准妈妈讲解婴孩出生前后会否有麻烦出现,或者是在进行手术出现问题的机会率,在解释这些情况时,我可能用以下方法去分析问题。

如果我想解释平均每四名病人进行某种治疗,便有一个会出现问题,如要生活化表达这个情况,最容易的解释方法就是「四人一台晚饭,或者雀局抽中一个人来请食饭」的机会,机会高低见仁见智,但是能够生动让人理解这个机会率。如果是100至200人才有一个人会中的机会率,那我会比喻为一个人参加公司的春茗活动,筵开二十围,在晚宴时抽中头奖的机会,一般人都会认为这种机会率非常低,很多人甚至不愿留待抽奖结束便离席归去,这种便是我们平常去衡量机会率的态度。

当然这亦要视乎当事件真的出现时,麻烦程度会有多大,但如果我们将一个很小的机会率,放成无限大一样去考虑,那就不会是一个理性选择。

最近笔者看过一些资料,在美国接种两剂新冠疫苗后,受感染机会率是二千分之一,等于是在香港一间具规模的学校中抽中一个人的机会;而在接种两剂疫苗后仍然染疫并需要入院治疗,机会率将降至二万分之一,这就如我们常说的「万中无一」,一万个人中都没有一个,于是大家便能理解是一个很小的机会率。对于这种机会率,就令我想起时常挂在咀边的四个字「责任所在」,是因为责任才需要解释给病人知道。

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会有人染病,但机会率是「千中无一」;亦有可能严重到要入院治疗,但机会率只是「万中无一」。正是这种生活化的手法,才能让医生透过日常生活的体验,去解释给病患者及求医者知道正确的概念,去分析他们面对的问题。